2025年4月14日,四川文理学院化工学院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联合组建跨学科调研团队,赴达州市惠泉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我院副院长彭小利博士率物联网教研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及数字媒体教研室三位负责人参与此次调研。

在交流座谈环节,公司负责人陈志星主任系统介绍了企业运营概况:目前日均污水处理量达8万吨,服务范围覆盖达州主城区及周边三个县区。针对行业转型升级需求,企业正着力构建智慧水务体系,重点在二厂、三厂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该项目拟通过构建AI算法模型实现三项技术突破:基于水质实时监测的精准加药控制系统,可动态调节药剂投放量,降低药剂成本;智能曝气系统,能根据溶解氧浓度自动调节供气量,提升能效;部署智能巡检系统,替代传统人工巡检模式,解决人力不足与巡检盲区问题。
实地调研阶段,技术团队深入污水处理核心工艺区,重点考察出水口悬浮物超标的技术瓶颈。通过实地走访查看,直观了解了地下复杂管网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即将全面投用的三厂,当前城市生活污水日均处理能力为15万吨,待相关污水处理厂关停后,州河右岸污水均由三污处理最终达到日均25万吨。

此次校企合作不仅推动了环保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落地,更为学院相关专业提供了真实场景的教学案。
撰稿:彭小利
初审:梁弼
终审:杨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