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我院党委副书记侯翔教授于南坝校区学术报告厅开展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地域特色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专题讲座,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其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激励他们深入探索地域特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路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短片作品《AI一天,人间一年》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极短时间内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这些进步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侯翔借此短片,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当地产业中,实现创新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作为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代表,人工智能正展现出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侯翔指出,“从技术出发”走向“从客户出发”,场景应用落地是下一步的关键。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市值前五名的AI公司,其市值体量已达到中国GDP的78%。这一惊人的数字不仅反映了AI技术的巨大商业价值,也预示着AI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强调,我院学子应摆脱传统束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立足于未来的社会与职场。
地域特色与人工智能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之一。侯翔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全景体系,并提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四横三纵”体系。针对达州的具体情况,他指出,达州应依托其“豁达开放、俊达创新、富达共享、通达协同、腾达发展”的独特优势,深化先进算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促进达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侯翔鼓励同学们积极发掘并充分利用学院所提供的丰富资源,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与资源优势,勇于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活动。他还深入剖析了当前AI产业的热门趋势,诸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为我院学子未来的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
此次专题讲座不仅在我院学生心中种下了探索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种子,更激发了他们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热情与决心。未来,我院学子将不断磨砺自我,提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积极拥抱变化,勇于担当作为,为构建智能化、可持续的未来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凌佳欣、何京
图片来源:新闻中心
初审:廖婷
终审:杨成福